中国经济发展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中国经济发展网 > 新闻 > 列表

涉农高校共青团融入乡村青年人才振兴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4-12-04 12:17:26 来源: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青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和源头活水。涉农高校共青团融入乡村青年人才振兴是一个创新实践和发展完善的过程,不仅需要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和全方位协同,而且需要重点推进、专项攻关和关键领域深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积极推动涉农高校共青团融入乡村青年人才振兴的实践探索,深刻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机理,有利于着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青年人才,为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涉农高校共青团融入乡村青年人才振兴的时代价值

  青年人才的培育是涉农高校共青团服务于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体现。涉农高校共青团作为连接青年群体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桥梁,承担着培养具有农业知识技能、热爱农村、愿意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青年人才的重大任务。在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梳理好涉农高校共青团与乡村青年人才培育间的内在关系,找到契合青年人才培养需要、满足涉农青年的成长路径。涉农高校只有充分发挥智力支持和科技引擎等优势,才能更好地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贡献青春力量。

      一是高质高效推进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劳动的思想,正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理论渊源。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才。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他们拥有创新思维、充沛精力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培养基地和聚集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涉农高校共青团在加强青年群体的价值引领、平台构建、能力创新、协同育人、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将涉农高校共青团融入乡村人才振兴,也是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中的应有之义。

      二是全面贯彻落实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一教育方针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回信强调:“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里的“强农兴农”注重培养农林人才的产业服务能力,而“知农爱农”则指向农林人才的培育方向。高校是青年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共青团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场域,而涉农高校共青团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担负着正当其时的时代重任。涉农高校共青团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激发青年群体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新兴青年群体干事创业的发展活力,有效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的实际效力,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注入强大动能。

      三是大力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思想体系,也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传统农耕文化。

  文化自信,以文化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弘扬与传承中国优秀农耕文化,是保护和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深入发掘优秀农耕文化背后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是涉农高校共青团的重要使命之一。涉农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在教育体系、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多方合力下,引导广大青年胸怀“国之大者”,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让青年汲取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的过程中,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代言人”。

      涉农高校共青团融入乡村青年人才振兴的制度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提升青年人才队伍的培育能力,能够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涉农高校共青团融入乡村青年人才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引领,聚多种要素于一体,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多样要素融合的综合性体系建设,用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将有家国情怀、有奉献精神的优秀青年发现出来、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制度体系。

  首先,要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牵引作用。“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近年来,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工作方案》、《共青团做好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计划》、《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行动的通知》等文件政策,旨在全力推进高校共青团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青年人才培养创新,以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力量投入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规范化、制度性保障。其次,要注重增强工作机制的系统思维。涉农高校共青团应针对基层实践迫切需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传送带角色,科学建立与各方组织协同商讨、统筹协调、各司其职、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鼓励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以更大力度持续深化乡村人才振兴的体制机制建设。

      二是推进协同联动,提供组织基础保障。

  首先,要做到团组织设立创新。作为乡村青年强大后备军,共青团组织应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领导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作用,为开创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涉农高校共青团可以在各级政府的协调统筹下,调动校内各级基层团组织与校外团县委、村镇等基层团支部开展结对帮扶,建立常态化团建交流机制,推行联合建团、依托建团、区域建团等各种加强基层团组织交流的有效方式。探索推动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团的模式形式。有效设立临时团支部,成立临时青年突击队,努力做到乡村青年流动到哪里,团的组织就建在哪里。其次,要做到团组织服务创新。把乡村青年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主要抓手,开展特色“三会两制一课”、理论学习、实践服务等活动,引导涉农青年在基层实践中,将理论学习、科研实践和服务美丽乡村建设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在更大范围内吸引能人、挖掘能人、培养能人,发挥协同效应,构建育人工作格局“一体化”共同体。

      三是系统谋划布局,优化考核奖励制度。

  首先,要强化奖励的激励作用。涉农高校应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在办学方向、制度政策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做到在经费管理、工作协调配合上有效衔接,加大对青年人才培养建设的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投入。同时,涉农高校共青团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青年群体在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的考核奖励保障机制,引导青年群体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强化社会价值认同,融通“小我”于“大我”。其次,要强化经费的保障作用。涉农高校在对青年群体的福利保障、评优评先、就业创业等方面应予以政策倾斜、制度鼓励、组织帮扶等,合理增加涉农高校共青团关于乡村振兴实践项目专员设置和团建经费的配置,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内在底蕴禀赋和外在主体动能。

      涉农高校共青团融入乡村青年人才振兴的路径对策

  《意见》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这对涉农高校共青团融入乡村青年人才振兴提出了总体要求,既要鼓励青年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提升青年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林人才,还要切实推动耕读教育走深走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一是打造

  首先,要将耕读文化精神与涉农高校共青团的“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等教育理念相结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林人才。耕读文化延续着中华民族精神血脉,承载着农耕文明世界观、自然观,蕴含着“并耕而食”的民本思想。涉农高校共青团要统筹资源,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一宝贵文化,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和实践平台。其次,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完善人才引进和利益保障相关体制机制。积极邀请农学专业首席专家、教授、杰青以及马院专任教师讲授乡村振兴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充分挖掘涉农高校历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凸显农耕文化底蕴。再次,积极开展农林领域作出杰出贡献先进人物的宣传教育和教研活动。将耕读元素融入教研课程实践中,为青年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引领青年追有意义的“星”,强化农业伦理教育,增强知农爱农情怀。

      二是注重多维融合,推动耕读教育和专业教育协同发展。

  首先,要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学科教学中所蕴含的耕读教育元素。把耕读意识、耕读精神充分融入学科的专业课程之中,更好地帮助耕读教育与学科学习的双向融合。其次,要以学科教学为平台将耕读教育融入实地考察、实习实践、科研探究中。精细选派青年群体沉浸式体验“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等环境角色,让青年群体在增强专业知识认同的同时,把“认同三农”的情感共鸣跃升到“服务三农”的意志信念。再次,要推动耕读教育与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是推动耕读教育的重要途径,将“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小院”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揭榜挂帅等赛事带入涉农高校的学科建设中,紧紧围绕农民需求、乡村产业来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引领青年群体在研学实践中不断长见识、增才干、强能力,形成具有涉农高校特色的实践育人新范式。

      三是打造宣传矩阵,培育营造浓郁的农耕文化氛围。

  首先,要以各类媒体载体、文化展品、特色作品来展现勤于钻研、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涉农先辈的高贵品质。浓郁校园氛围是培育造就青年群体人才的沃土。在校园文化宣传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中要不断加强耕读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其次,实施好新时代新农人“头雁”计划。积极邀请青年科研者、创业者、管理者等“新农人”等代表深入高校和基层一线宣讲,分享他们在发展生态农业、推动设施农业建设、打造农业产业融合等过程中的感受经历,身体力行地引导、感染广大青年更坚定地“跟着走”。再次,要发挥青年团体服务乡村基层项目作用,持续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号召广大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研究生支教团、西部志愿服务计划等基层项目,引领青年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相融合。第四,应积极组织开展青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农耕实践活动。以重大节日、节气为契机,如中国农民丰收节、劳动节等节日,芒种、秋分等农忙节,组建青年骨干开展团干部上讲台、主题团日活动等方式讲好“农林故事”,实现情绪共振,促进情感共鸣。最后,应大力培育“一院一品”等特色学科品牌文化。着力推进“一院一品”学科文化品牌建设,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专业文化品牌,塑造校园活动品牌IP,培育形成富有农林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形成符合乡村振兴实践所需的职业价值观体系,引导青年群体在农业强国的淬炼中挺膺担当,激扬建设农业强国的青春力量。

      四是创新数字赋能,提升涉农高校共青团育人实效。

  首先,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千人千面”推送模式,推进优秀农耕文化的展示与传播。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与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塑造着青年群体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新时代数字技术的大力发展,不仅为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带来新的可能,而且为推动涉农高校共青团教育诉求提供了精准化、科技化发展机遇。其次,根据当地农业农情特点,依托地域优势资源,开展差异化特色化的数字农耕特色教育。积极搭建农耕文化场所,如标本陈列馆、昆虫博物馆、杉木文化馆等,充分运用AI、VR、AR、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成果,让广大青年更加直观感受到新时代农耕文化魅力,深刻认识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切实体会新时代农业的美好前景。再次,充分发挥社团育人功能,鼓励青年组建具有学科特色协会组织,进一步深化社团协会组织的实践育人成效。有效成立有机农业研究协会、自然教育协会等特色组织,科学组建乡村振兴研习社、爱农扶农志愿服务队等青年自有组织,善用青年智慧去传播农林声音,用青年声音去讲述农林故事,用知信行筑牢知农爱农、为农益农的情感向度。

       作者:林丽,1988年生,女,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团委副书记、讲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